第362章 邀请-《生如戏唱》


    第(2/3)页

    之后众人舟轻如羽,水柔如不胜浆,岸上四周的树叶,绿的,红的,黄的,白的,一丛一丛的倒影到水中来,覆盖了半湖水。

    船慢慢地,慢慢地沿苏堤流去,荷叶刚长出来,还很嫩,因是初长,分外用心,神秘而新鲜,容不得旁人惊扰。

    园内有水,有水必有荷。荷,俗人眼中之尤物,智者心中之圣像,于湖一角,坦荡荡立着,任人观之。盛花时节已过,翠云如盖的荷叶正在枯萎,偶尔几页花瓣散落叶上,漂浮水面,感其多情落红自飘零,心头就止不住一缕悲伤。

    小半仙很自觉地细意暗展,心意澄明,仿佛曾在西湖徜徉五百年,今天晚上,厌倦它的陌生。

    是小半仙先厌倦它,抑它先厌倦小半仙?一切都分不清了。

    小半仙只忆从前的懒散,无法接受如今的种种烦恼。

    夕阳下极其艳冶,极其柔媚,将落的金光,到了树梢,散在湖面。

    袅娜的莫流年百般妩媚,江南春江水暖的画卷再一次被渲染。

    碧波如镜,杨柳夹岸,青山对出,美景天天在小半仙眼前晃荡,小半仙却全然不觉,当轻风徐徐吹来,小半仙那颗不被打动的心也有了颤颤的激灵——原来风景天天陪在身边。

    过去都已经在逝去里消失了,停留于下一秒的空白的是关于我们还在继续的人生。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唯有这长江之水天际流,才知道这思念总比西湖瘦。

    到了大虹桥。西边一湾绿水,缓缓的从净业湖向东流来,两岸青石上几个赤足的小孩子,低着头,持着长细的竹竿钓那水里的小麦穗鱼。桥东一片荷塘岸际围着青青的芦苇。几只白鹭,静静的立在绿荷丛中,幽美而残忍的,等候着劫夺来往的小鱼。北岸上一片绿瓦高阁,清摄政王的府邸,依旧存着天潢贵胄的尊严气象。一阵阵的南风,吹着岸上的垂杨,池中的绿盖,摇成一片无可分析的绿浪,香柔柔的震荡着诗意。

    踱步于瘦西湖景区之中,随着每一次前行,都会变幻出一番意想不到的美妙景观。所谓一步一景,形容瘦西湖这般动人的景色,尤为恰当不过,她若一位姿态优雅的婉约少女,时刻在向人们展现着自己的美貌。

    “轻舟冉冉雾弯环,细雨丝丝罩远山。“每年暮春,青油油的梅子透出黄澄澄的色彩,江南地区进入了梅雨季节。这时的骄阳,已不大肯露面,有时云开一线,露了露笑脸,又驾起云霞,躲进了天宫,于是,洋洋洒洒,下起雨来有时也会出现“东边日头西边雨“的奇景。从浙江天目山和苏南茅山地区涌来的山水,大量涌进太湖。湖水暴涨,来不及外泄入海,出现了水涨帆高、桥低岛矮的景色。在蒙蒙细雨中,太湖白浪滔滔,感情显得格外充沛,色彩也异常鲜明,宛若一幅泼墨未干的丹青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富有诗情画意的泉城济南,似为浅雨过后出水的玉美人。此中的美景只是深邃,只是高原,令游人无法用世间这简朴的语言来形容。只是令我如痴如醉。

    她有着如莲一般的心事,荷花一样的年纪,阳光一样的心灵。来到烟雨古城,依人将她的火热的心融入到淡淡的空灵与飘逸中。捧一本书,坐在荷塘的旁边,看接天莲叶无穷碧,赏荷花的娇羞多姿,嗅淡淡荷花香。

    青林暗换叶,红蕊续开花,此时正值春夏交替之际,扬州气候温暖潮湿,在船头站久了,便觉后背被一层薄汗浸透。船夫在前面缓缓摇橹,小船在碧波中荡漾,岸边杨柳垂依,犹如芳华少女含羞带怯,方是江南旖旎景致。

    柔弱的心,可捻落成花,可幽成山水,化一缕清凉,聆一曲纤柔,绕碧水清涧,幽谷兰馨。

    那山石,形状各异,形态万千,给以人无限遐想。再看那些路,蜿蜒于山间,似银蛇游动,时隐时现,尽显峰回路转之势。如此诗意的画卷,如你羞涩的脸,娇柔的姿态。无所谓万水千山,无所谓沧海桑田,你在身边,花在心间,溪水潺潺,无影流年,兰花浅浅,不尽缠绵。青草为香,岁月静好,琴瑟同芳。

    江南秋雨,落了一夜,窗外的植物一如我的心事,明净而忧伤。多少过往前尘被夜雨冲洗,不染铅华。夜间无事,闲弄花草,时光柔软亦风雅。任世间繁华来往如梭,我只愿守着静美的岁月辰光,一生一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