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半仙昏迷-《生如戏唱》


    第(2/3)页

    这是另一种积极意义上的掩耳盗铃,若用一种优美的说法来讲,便是境由心生。

    小半仙也明白人性真的是这世上最难以琢磨的东西,施恩者未必得报,作恶者苍天不管。

    人间至苦,是付出而不为人所知所解。

    人间至喜,是心意为所爱者全盘洞彻。

    有的则以为自己演技好,而且左右逢源,会有人“罩着”,出不了事。

    更有甚者看到周围或身边的人搞小聪明、耍小伎俩得了好处、占了便宜,甚至得势又得利,于是也跟着来。

    他们却不知,有道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聪明人懂得取舍,愚人容易动之以情——小半仙知道这是这世上大多数人的生活。

    都既非君子又非小人,不怎么聪慧,但也不至于愚昧。

    要让无数这样的人都心甘情愿地聚在身边,头一件事,得‘取信’于众,

    而听命于人者,容易受别人影响,能影响别人的人,才能聚齐千军万马。

    小半仙心里其实跟明镜一样,他一直都清楚,自己的存在对谁都是多余的,他也无意被卷进这红尘是非中来。

    注定是一枚无关紧要的棋子,会像身处虞城那条暗河中一样,身不由己地被卷着走。

    小半仙也知道有时候老天也挺公平的,一个人有一样长,便有一样短。

    譬如聪明的人大多想得也多,一辈子过得不见得比傻子轻松,

    譬如总是琢磨人心,城府深厚的人,看人总是有固有的角度,却往往不如不谙世事真性情的人有一种近乎神奇的直觉。

    人世繁复,不可深思,深思即是苦。

    小半仙却被这些日子以来被虞城的粉饰太平的安乐欢喜蒙住了眼,生出贪心,似乎想要抓住一点什么东西。

    这一切不过都是自欺欺人罢了,于是小半仙拒绝去细想以后的事情了,活在当下不去想将来种种问题也好。

    一些事情不要去分析它。小半仙觉得理性这种东西也许是低级的。

    小半仙觉得事情不必想,到了眼前,去做就行,真的不必多想。

    这世间万物的事情,都会按照它既定的规则和秩序往前走。

    就好比那众生的开端最是玄妙,完全的无中生有。好没影儿的忽然你就进入了一种情况。

    一种情况引出另一种情况,顺理成章天衣无缝,一来二去便连接出一个眼前的世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