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就好。就按照原计划行事,只要控制了这徐州城内的文武官员,我们就能控制整个徐州城,剩下的就看淮南那边。”朱友恭笑了笑。 这几年下来,朱友恭也知道锦衣卫的强大,所以他不敢频繁调动军队。 除了他的亲兵和徐州城的驻军外,其他的都不能调动,不然锦衣卫肯定会察觉。 不过想要控制徐州城也有难度,那就是城外的右天策军。 右天策军如今被削减至一万八千人,分驻徐州和宿州:一则徐州是江淮道节度使府驻地;二则宿州位于运河边,可谓是河南道东边的门户之一,地理位置重要。 可即便如此,右天策军在徐州城外也有八千驻军,以朱友恭在徐州城的兵力,正面迎战也很难取胜。 所以他才想到摆鸿门宴,在酒宴上解决李文忠等人,这样城外的右天策军群龙无首,也就好对付。 他只需要控制徐州城,然后等待淮南大军增援就行。 到时候他在各州的亲信将领纷纷响应,他控制江淮道的计划也就能实现了。 他不知道的是,他的一举一动,锦衣卫都知道的清清楚楚。 没办法,朱友恭早就在李晔的必杀名单上。 原因很简单,历史上李晔就是被朱友恭弄死的,虽说是朱温下的令,但朱友恭却是执行者。 虽说如今早已不一样,但对于李晔来说,朱友恭还是得杀掉。 之所以隐忍多年,只是没空去处理朱友恭,现在朝廷没有外战的担忧,自然打算解决朱友恭这个隐患。 虽说朝廷一直没动手,但是锦衣卫这几年却是一直盯着朱友恭的一举一动,包括其安插在各州驻军的亲信也大多都在锦衣卫的掌握之中。 只待时机合适,就可以一一剪除。 镇海军和淮南的事,江淮道的锦衣卫很快就得到了传信。杨行密因为幕僚周隐的劝说,放弃了出兵,李简便知道这是解决朱友恭的大好机会。 于是一封带着李晔命令的密信就送到了右天策军大将军李文忠的手中。 李文忠是宗室出身,又是右天策军的大将军,无疑是指挥这次行动的最好人选。 。。。。。。 “大将军,根据锦衣卫探得的消息,明日在节帅府举办的宴席是鸿门宴。朱友恭计划是在宴会上,控制大将军以及王布政使等人,再夺取徐州城,等待淮南大军的增援。” 城外右天策军大营中,锦衣卫的人正在营中向李文忠汇报刚刚得到的消息。 第(2/3)页